![]() |
海報。圖片來自這裡。 |
街頭痞子 8 Mile
發行:Universal Studios、Imagine Entertainment
導演:Curtis Hanson 演出:Eminem、Kim Basinger、Brtittany
Murphy
在正式開始之前先撥放《街頭痞子》的主題曲,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:
Lose Youself→
這是我在開始紀錄電影以後接觸到的第三部音樂電影。《法蘭克》是一部講獨立音樂與流行音樂的電影(電影札記007─法蘭克:混沌與倏忽)、《進擊的鼓手》是一部講樂隊與嚴師高徒的電影(電影札記012─進擊的鼓手:用鼓聲音樂寫成的暴力電影),而這部《街頭痞子》,嗯,阿姆在一部阿姆半自傳的電影裏頭飾演阿姆……不是,飾演「B-Rabbit」Jimmy Smith Jr.這個外號跟阿姆暱稱Slim Shady有七八成相像的饒舌歌手兼鈑金廠工人。調侃歸調侃,可是這部電影的評價我覺得還真算不錯,是一部看完以後會想找一首饒舌歌狂飆的電影。(小小凸槽一下,這部電影我也是喜歡它的原名《八英里》更勝於《街頭痞子》)
電影的英文標題8 Mile指涉的是底特律裡一條南北分界也是種族分界的路,代表的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,電影的副標題則是「Every Moment is Another Chance」──每個瞬間都藏身著翻盤的機會。
整個故事就是從這麼一個多元種族的城市底特律發生的。受到Future賞識的B-Rabbit在饒舌對決時因為緊張辭窮而敗給了Free World的Papa Doc(是說Papa Doc這個角色竟然是由十三年前的Anthony Mackie飾演的──獵鷹唱饒舌!)。
饒舌的圈子是講求直來直往,將所有的兇悍或是想嗆的用最有節奏的方式唱出來,在底特律底層社會以非裔美國人為主要構成的地下饒舌圈,B-Rabbit的窮苦白人身分讓他的敗仗受到了更不友善的對待,「Chokeman」(嗆到的人,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「你嗆到系的?」)等等的笑柄不脛而走。心理還不夠強壯的B-Rabbit本來想要收手不幹了。但在一連串事件發生之後,B-Rabbit又得到了與Free World對決的機會,不巧當天晚上是鈑金廠老闆給B-Rabbit他等待已久的加夜班機會……
![]() |
這部片裏頭非常多的中指XD,圖片來自這裡 |
破爛的鐵皮屋、骯髒的廁所、陳舊塗鴉的街道,底特律的蕭條景象,到地下饒舌競技場Shelter的底層世界,導演拍攝的底特律環境都是老舊破敗的一面,取景於底特律的底層生活,還原得十分真實貼近(好啦,這麼說也不準,畢竟我也沒住過底特律)。B-Rabbit的生活在這個一切破敗的工業城市,他人生的各個部分也是破碎殘缺的。
他的感情生活一片混亂,前女友Jeane懷孕了,B-Rabbit選擇用分手逃避、新對象Alex與B-Rabbit的好友Wink在錄音室偷情打炮;他的工作生活一片混亂,儘管身藏絕藝,但被Pizza店開除,在鈑金工廠裏頭領取一份微薄的薪水,並不時受到領班的訕笑;他的生活圈一片混亂,人際生活小幫派林立,在妹妹Lily的眼前被Free World的人們痛毆過;他的家庭生活一片混亂,生活在破舊的鐵皮屋,生父不知去向,生母沉溺在賭博酗酒,消極而頹廢,男友Greg是個與B-Rabbit同齡的爛男人,而生母卻視Greg為人生支柱。在財政持續萎靡不振,甚至破產的底特律,或美國的底層社會生活,有很多家庭都是這模樣的。這部電影所描繪的底特律,讓我想到大學時候一門課提到的,後現代、後結構、後工業。一切的規則、價值、對錯、理性,都是自由而被鬆動、被挑戰、被顛覆的。
![]() |
B-Rabbit與Alex在工廠中忘情做愛。 圖片來自這裡。 |
但就是在這一團團混亂裏頭,也有著許多激勵B-Rabbit成長的因素。他的狐群狗黨們即使在失意時也依舊支持他,讓他的饒舌天分有著發揮的舞台;與Alex的感情讓B-Rabbit有了迎戰Free World的決心;他的母親誠然展示了她的脆弱與不成熟讓B-Rabbit困擾,但也因此他們的關係鬆動了母子關係的刻板而更像是朋友;善良而年幼的Lily,守護她更是B-Rabbit在生活中的信念與支柱。
我們一般人的既定印象(也不用既定啦,就真的是這個樣子)黑人在社會地位上是弱勢於白人的,但底特律的種族構成複雜是出了名的,底層社會的問題恰好相反,窮苦白人在以黑人為主要構成的的中下層社會中是受到鄙視的。我們可以看到整部電影裏頭九成五都是黑人,他們生活在種族主義構成的堡壘外(8Mile代表的就是那條城牆),形成了自己的文化,進而增厚了兩方的壁壘。
![]() |
第二次的Battle,B-Rabbit決戰Papa Doc 圖片來自這裡 |
《街》中B-Rabbit最後的選擇是選擇了接受現實,返回工廠完成他尚未完成的夜班工作──他在脫離成長期生活的掙扎,在年輕氣盛與逐漸穩重中搖擺也是全片不斷面對的課題。如果讓B-Rabbit就此答應Future的邀約,揚名立萬的機會一蹴可及,但這是B-Rabbit性格上的必然:即使他有著足以與黑人一爭雄長的饒舌才華,只差接受這份邀約就可以成為擂台主持人,但是在經歷了各式各樣的挫折、風波與激勵,B-Rabbit的個性本就消極,於是他選擇的是腳踏實地的學習扛下責任:自己的、家庭的(Jeane表示:),B-Rabbit擺脫了一直困擾著自己的課題,試著讓自己的生活從一團混亂中可以慢慢找回條理。
![]() |
最重要的支柱Lily,圖片來自這裡 |
在這個故事裡選擇不一定有對錯,每個人都自有其選擇,而這是B-Rabbit的選擇,但這座城市、底層社會的骨氣與驕傲也依然在他的血液中流著,與B-Rabbit的身影一齊融入夜色。
這部半自傳電影融入當代流行、饒舌文化、底層社會,很多類似的電影不是會落入太側重主角使其餘部分失色的問題,就是會太追求電影理念、主義等等而忽略劇情的窠臼,可《街》避免了這樣的問題,在描寫整個底特律地下饒舌的過程,也沒有輕忽劇情的品質,雖然不能稱呼作經典,敘事四平八穩,在同類型的電影中已屬過關。隨著電影告一段落,這次的評論也要跟著阿姆的音樂在此告一段落了。
最後再附上一首歌,也是阿姆與底特律息息相關的一首歌,作為結束:
Detroit Vs Everybody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