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17的文章

電影札記029──敦克爾克大行動:去掉血腥後的戰爭殘酷

海報。圖片來自 這裡 敦克爾克大行動     Dunkirk 發行:華納兄弟 導演: Christopher Nolan 演出: Fionn Whitehead 、 Harry Styles 、 Tom Hardy          為什麼能搶先看到《敦克爾克大行動》是這樣的。強者我朋友 A.k.a 友站影評人「 半個比爾 」 ( 以下簡稱「比爾」 ) 強運抽到了於京華城喜滿客特映的「敦克爾克大行動 2D 試映會」電影票。而有幸受到邀請,果斷放下當天沒抽到票 ( 是的,我個人也抽了一波 ) 要去跑步洩憤的行程 ( 外加送了跑友一隻熱騰騰的鴿子 ) ,強勢入席了當日晚間的試映會。          垃圾話說到這裡,在此提供一些無雷的情報,給各位等著嘗鮮或想試風向的讀者朋友們。 適合觀眾 :諾蘭愛好者、能接受悶片者、對畫面壯闊抱有期待者、不喜血腥者 1. 片長不長,但是節奏抓得很好、每段劇情情報也很剛好,沒有倉促感,結構很穩蠻一氣呵成的。台詞很少,用影像來說故事。 2. 淡化戰爭的激情,強烈描寫在撤退戰線上的無情與士兵的恐懼,分為「戰爭驚悚」是聰明的做法──但放心,沒有任何斷肢、潰爛等怵目驚心的殘忍畫面。 3. 時間軸分為三條最後交織,算是諾蘭電影時間軸十分清楚的一部,相對沒有玩敘事時間、剪接詭計 ( 比如記憶拼圖 ) ,不太需要把腦燒爆了才能夠釐清劇情。 4. 比起釐清時間軸,個人認為燒腦的是太多服裝打扮髮型類似角色造成的臉盲問題 ...... 但是這算是有表現出「這樣的戰場上對所有人皆是平等」的無情感吧。 ( 腦補 ) 5. 故事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,硬要挑缺點的話,打靶破船的道德難題問題當下情境就已足夠說明難題,用士兵的台詞再講一遍就多了,但該段不長啦。 6. 至於視覺特效上,因為看得是 2D 版的,其實不太知道「連我都感到暈船了」的緣故在哪,畢竟這部電影乖乖待在船上的時間實在不多,除了空襲海象本身並不惡劣 …… 但這點我可能要透過再刷一次 Imax 才能給各位答案啦。 7. 那個,主角的命格跟湯姆漢克一樣, 千萬不要跟他搭上同一艘船。 ...

電影札記028──羅根:水墨畫般的狼式情書(上)

比起院線上羅根抱著羅拉在夕陽下回望奔跑的逃亡畫面, 我更喜歡這張海報,更有傳承的味道。圖片來自 這裡 羅根    Logan 導演:James Mangold 演員:Hugh Jackman 、Patrick Stewart、Dafne Deen     在正式進入影評本文之前,想來先說些題外話。     關於「羅根」正式宣告以「暮狼尋鄉/老狼羅根」(《Old Man Logan》)為藍本翻拍的時候,作為一個看過原著的粉絲,心中是又喜又驚的。     喜得是這部被高度讚譽的漫畫作品將被搬上大螢幕;驚得是,天啊!「武士之戰」導演、編劇團強勢合作「綠光戰警」編劇,又面臨上原作多名重要角色因版權問題無法現身的困境,可不知道會被這群製作團隊玩成什麼樣子……     即使後面一支一支預告片讓人看得是眼熱心癢、爛番茄開出紅盤好評,可已被去年多支精美預告片(《蝙蝠俠大戰超人》、《自殺突擊隊》)嚇壞了的我,直到正式坐上電影院座椅之前,雖然心中十拿九穩,但想起了當年《武士之戰》只有最後片尾才是主體的恐懼,心中還是忐忑不安啊。     電影開始放映、電影放映著、電影放完了。     眼眶裡打轉的眼淚告訴我,先前的擔驚都是多餘的。《羅根》給我的感覺,像是一部用水墨技法拍成的西部電影。     整個故事留下了許多未解釋的謎團,也一如X戰警系列電影傳統的留下了許多Bug,但我認為《羅根》電影中表現的寫意遠大於寫實,像是山水畫裏頭的描白,情感上最精華、最浪漫的驚艷,早已讓人能夠奪過人們的眼球讓人心醉神馳了。它所追求的,不是枝微末節的完整再現,而是精神、人性、受難在血泊中掙扎前行的表現。     休傑克曼在台北的見面會上(好像吧)就表示,《羅根》是一部寫給金鋼狼、寫給影迷的情書,我很喜歡這個說法。     雖然片商表示這個故事是X戰警系列電影的最終,但我仍希望它是一部有著相似事件的獨立宇宙。     題外話說完了,正式進入影評。 院線版海報,圖片來自 這裡 。 「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