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傳奇的一般版封面與電影版封面。圖片來自 這裡 我是傳奇 ( 與書內短篇小說 ) I am Legend 出版:春天 作者: Richard Matheson 我高中時候愛不釋手的一本書,它大大影響了我某時期的行文風格,小說、散文,淨是如此。而因為一些原因近日重新拾起此書,我仍是很喜歡它──即使現在寫文章也不再是相同風格──而又更對羅伯奈佛的境遇多了三分沁透。它是部不這麼諷刺的諷刺小說、不這麼科幻的科幻小說、文字的黏力卻足夠黏住讀者的眼珠,持續一頁頁的向下翻閱。他的故事知名度廣,在台灣以《美夢成真》跟《似曾相識》最為知名。他的科幻能恐怖,也能溫馨。 我是傳奇電影海報。圖片來自 這裡 。 ( 題外話: 2007 年由威爾史密斯主演的同名改編作品《我是傳奇》電影,我給予「還不錯」的評價,但比起小說文本本身的十足韻味,差了倒是不只一截。 ) 《我》的故事骨幹是寫白人男性藍領階級羅伯奈佛,在吸血鬼 ( 概念上更接近現代的殭屍 ) 橫行的末日世界,作為地球上存活的最後一個人類,如何適應求生的故事。吸血鬼的殘忍在這個末日故事中只是其中一個環節──甚至不是最重要的環節。 故事軸心更多的擺在羅伯與孤獨世界共處時的掙扎與抗衡。性慾的難耐、缺乏人際的後遺症、悔恨的禁錮……當與一個人離別的時候,總會為了離別時的不完美而感到痛苦──羅伯奈佛可是一個人扛著與一整個世界離別的悲傷! 相形之下,吸血鬼的生態漸漸被羅伯摸清後,反而不再是羅伯最大的威脅了,於此同時他也漸漸學會與他理解的孤獨世界共處,漸漸重新覓回人生的步調。 直到露絲出現以後,這一切被打破了──羅伯內心社會性的一部分重新被喚醒了。羅伯終究是個凡夫俗子,期盼著與人互動、對生命的重現是富熱情的。《浩劫餘生》與排球 Wilson 相遇尚且如此,遑論羅伯見到的是活生生、會跑、會動的露絲了。故事最後的結局如今重讀仍覺得是神來之筆。文字用得簡練,幾乎只是帶過發生的事件與閃過的念頭,卻讓人驚覺,整個故事不再只是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