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月, 2015的文章

電影札記001─X戰警:未來昔日:希望、信念、平等、戲分不均

X 戰警:未來昔日     X-men:Day Of Future Pst 出版: 21 世紀福斯 導演: Bryan Singer       演員: Huge Jackman 、 Michael Fassbender 電影海報。圖片取自 這裡          超級英雄電影的一大山頭 X 戰警,在經歷重開機後重新打想招牌的好作《第一戰》、純粹拍來騙錢接彩蛋的糞片《金鋼狼:武士之戰》之後,舊三部曲的天才導演 Bryan Singer 帶著可說是全明星陣容的堅強卡司強勢回歸了 DOFP 。成果不凡,以七億票房成為刷新紀錄的 X 戰警系列電影票房的扛霸子,理所當然。 未來昔日中的全明星陣容(與後來被剪掉的安娜派昆小淘氣), 好像還有一張BS自肥的可是沒找到。 圖片忘了在哪找了          全片分為「未來線」與「昔日線」的雙線敘事。未來線強調的是窮途末路的絕望感,昔日線劇情則開枝散葉,可是和劇情相對單調的未來現同樣強調的是窮途末路的絕望──劇情裡金鋼狼貫穿了兩條敘事線,劇情外真正貫穿全片主軸的,是 X 教授的信念:希望。 X 教授在昔日線從自我放逐的失望嬉皮樣到重新站 …… 喔不,以他的情況應該被稱為「重新癱瘓」;在未來線的絕望裡仍抱著希望領導著眾人。「 We need you to hope again. 」該段是我認為全片中最富感情、最精采的對白了。 ( 但拜託別問我舊時空裡的 X 教授是怎麼振作等等的 Bug 問題了,小弟不是辛格實在答不出來 ) 我......瞥見了一點過去,在給他一些時間。圖片來自 這裡          全明星卡司如果優點是能夠讓人一次看大明星看到眼花撩亂的話,導演的考驗就是是否能夠平衡每個角色的戲分與表現了。感覺得出導演很努力在避開這個問題,未來線的每場哨兵戰或是被處決時都有經過設計,表現出各個新變種人的特色,昔日線從金鋼狼到崔斯克的抉擇都足以牽動劇情,沒有全然無用的角色。        ...

電影札記003─年少時代:河流般的時間

年少時代:記錄似水年華     Boyhood 出版:環球 導演:理察林克萊特       演員:艾拉柯川、伊森霍克          第三篇與時空有關的電影札記,加上下一篇預定要寫「星際效應」,簡直可以將這四篇組成一個「時間」的單元。(前兩篇還在筆記本裡呵呵,擇日補上)          看過理察林克萊特的《愛在黎明破曉時》、《愛在日落巴黎時》兩部作品 ( 加上《愛在午夜希臘時》就是他廣為人知的愛在三部曲,也開起了《愛在 OOXX 時》的片名濫觴 ) 。但它不同,對我來說它真的不同。它不但空降了我 2014 年最喜愛的電影,也從此會鑲嵌進我的血肉裡頭,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。 引用自: 這裡          《年少時代》的一大賣點是它橫跨了十二年的拍攝過程,每年趁著兩個小演員 ( 其中飾演莎曼沙的就是導演女兒 ) 寒暑假時進行拍攝,在事前沒有全盤式的計畫,想到什麼就加些什麼。這樣的拍片方式若非功力高強,可以時時不忘主題,否則很容易陷入像當初我在寫《輪之能歌》時面臨的窘境:劇情單薄、結構鬆散。導演硬是把這個只進不退的單線敘事故事說得動人雋永,在看似流水帳的三個小時,台詞和畫面刻劃的都是時間和感情的交互作用。 梅森從小到大的八張照片(也有十二張的) 引用自: 這裡          它的故事並不複雜,就是個德州男孩從七歲到十九歲的成長故事,這樣簡單的故事也造成了部分期待故事結構華麗的影評對它的不滿:我們幹嘛要看一個奧斯丁男孩的成長史?可是誠如上段末句所言,故事的重點本來就不是故事結構,而是在故事結構後面的時間。時間一直不停前進:莎曼沙與梅森從稚氣未脫到懂得彼此照顧、母親的三次婚姻到獨身自主、父親從年少輕狂的浪子到沉穩持重 ……          最迷人的角色大概就是伊森霍克演的父親了。他很自由,可以到阿拉斯加去採礦;他的心很開放,從不對他的兒女設下限制。年輕的時候他不被任何事情所綑綁,年歲...